導讀:全球半導體巨頭博通(Broadcom)與人工智能企業(yè)CAMB.AI聯合宣布,將共同開發(fā)一款支持設備端直接處理實時音頻翻譯的新型AI芯片組。
近日,芯片領域傳來重磅合作!全球半導體巨頭博通(Broadcom)與人工智能企業(yè)CAMB.AI聯合宣布,將共同開發(fā)一款支持設備端直接處理實時音頻翻譯的新型AI芯片組。
核心突破:離線實時翻譯與隱私安全的雙重飛躍
根據了解,博通此次推出的AI芯片組,其最大亮點在于無需聯網即可實現多語言實時處理。該芯片巧妙集成了CAMB.AI的語音模型與博通的低功耗SoC設計,使得翻譯、配音及口述影像等音頻處理任務均能在設備端完成,無需將數據上傳至云端,從而從根本上消除了隱私泄露的潛在威脅。
在性能方面,該芯片展現出了出色的多語言支持能力,支持超150種語言,覆蓋中文、英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等全球主要語系,且在離線狀態(tài)下依然能保持極高的識別準確率。其創(chuàng)新的本地處理架構,不僅大幅降低了處理延遲,確保了翻譯和配音的即時性,還有效減少了對無線網絡帶寬的依賴。
在技術演示中,基于電影《美食總動員》的片段,AI系統不僅能夠用多語言場景描述并同步顯示文字翻譯,還能通過語音解說畫面細節(jié),為視障用戶提供無障礙觀影體驗。這種“即說即譯”的強大功能,讓智能電視、機頂盒、翻譯耳機等設備擺脫了網絡束縛,在戶外探險或工業(yè)作業(yè)等特殊場景中,也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和優(yōu)勢。
應用場景:從消費電子到工業(yè)物聯網的全域覆蓋
1.消費電子領域革新:智能電視可實時生成多語言字幕并切換配音;智能音箱、翻譯耳機等設備將擺脫網絡限制,即便在戶外或偏遠地區(qū)也能提供穩(wěn)定服務;
2.無障礙服務升級:口述影像功能對于視力障礙用戶極具價值,顯著提升他們獲取視頻信息的可訪問性。該技術所采用的語音模型已被NASCAR、康卡斯特(Comcast)等知名機構使用;
3.工業(yè)場景拓展:該芯片在功耗控制上取得了顯著進步,相比前代產品降低了30%,同時結合邊緣計算能力,可應用于工廠設備、物流機器人等環(huán)境復雜、網絡不穩(wěn)定的場景,為工業(yè)物聯網的發(fā)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行業(yè)影響:硬件級創(chuàng)新驅動“去中心化”變革
博通此次的技術突破精準擊中了當前AI應用領域的兩大痛點——隱私安全與網絡依賴。通過將核心算法固化至硬件層,不僅降低了云端算力成本,更以“一次部署、終身使用”的模式為設備制造商構筑了持久的競爭優(yōu)勢壁壘。
據市場研究機構IDC預測,2025年全球端側AI芯片市場規(guī)模將突破500億美元,其中翻譯與語音交互需求占比超40%。同時,Gartner預測,到2028年,75%的新智能設備將具備端側AI能力,而翻譯與語音交互將成為核心入口。
而博通的硬件級創(chuàng)新舉措,不僅為設備廠商提供了差異化的競爭利器,更有望引領全球AI基礎設施向“去中心化”演進。有行業(yè)分析師指出,博通端側AI芯片的推出,標志著AI應用從“云端智能”向“本地智能”的關鍵轉折。
值得關注的是,博通近期在AI領域的布局動作不斷:繼與OpenAI合作開發(fā)定制芯片后,此次端側芯片的推出標志著其完成“云端-邊緣-終端”的全鏈條布局。盡管高通、英偉達等行業(yè)巨頭也在競相加速端側AI技術的研發(fā)步伐,但博通方案在語言支持種類和隱私保護層面已形成差異化優(yōu)勢。
挑戰(zhàn)與展望:生態(tài)協同是商業(yè)化破局要點
目前,該芯片組處于測試階段,但距離正式商用還需要一段時間,其仍面臨著兩大挑戰(zhàn):需解決模型壓縮與硬件適配的平衡問題,以及與Android、鴻蒙等系統的深度兼容性調試。據透露,該芯片組已與NASCAR、康卡斯特(Comcast)等機構完成前期測試,并計劃于2026年第二季度向合作伙伴提供開發(fā)套件,首批商用設備預計2027年上市。
博通與CAMB.AI的此次合作,無疑為科技行業(yè)帶來了全新的發(fā)展契機與強勁動力。隨著雙方合作的不斷深化與技術的持續(xù)迭代,這場由先進芯片技術引領的“本地智能”變革,不僅將推動人機交互方式發(fā)生根本性變革,更將重新詮釋技術普惠的深刻內涵,為全球用戶帶來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生活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