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這輪存儲產品價格的上漲并非短暫的市場波動,其背后折射出的是整個科技產業(yè)正經歷的一場深度變革。AI產業(yè)需求的持續(xù)進階,以及存儲原廠戰(zhàn)略方向的轉變,正在共同重塑著存儲市場的供需態(tài)勢。
近期,存儲市場風云變幻,新一輪的價格上漲浪潮洶涌而至。
美光科技暫停DDR4、DDR5報價,三星、SK海力士等行業(yè)巨頭同步調整價格策略。目前,DRAM產品的漲幅普遍達15%-30%,NAND閃存價格亦上調5%-10%。從市場端看,DDR4內存半年累計漲幅超200%,而HDD、SSD、HBM等產品因AI需求爆發(fā),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存儲市場漲價動態(tài):報價暫停、價格驟升
9月初,NAND閃存原廠閃迪(Sandisk)率先宣布,將對所有渠道通路及消費類產品實施全面價格上調,漲幅為10%。隨之,美光科技向客戶發(fā)出通知,所有DDR4、DDR5等存儲產品全部停止報價,報價暫停時間一周,且相關產品價格或將調漲20%-30%,其中汽車電子產品漲幅更高,預計達70%。
三星電子近期也向主要客戶傳達了漲價信息,表示將在第四季度上調產品合約交易價格,其中DRAM上漲15%-30%,NAND上漲5%-10%。同樣有市場消息傳出,SK海力士也將加入這波漲價行列。
此外,威剛、十銓等業(yè)內多家存儲模組廠也決定暫停報價,打算待漲價行情更為明確時再敲定最終價格。其中,威剛方面表示,由于DRAM貨源嚴重不足,公司須進一步管控庫存和調整配售方式,因此目前暫停報價,預計將持續(xù)至10月中旬。
十銓則稱,隨著歐美消費性電子進入傳統(tǒng)旺季,終端拉貨動顯著回升,加之上游原廠供給有限、庫存去化速度過快,公司決定采取彈性銷售策略,暫停對外報價。
針對這波漲價潮,多家國內存儲產業(yè)鏈廠商也給出了各自的判斷。江波龍在近日發(fā)布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中,被問及存儲價格的漲幅時表示,根據CFM閃存市場預測,隨著AI服務器出貨規(guī)模持續(xù)擴大,下半年服務器NAND市場備貨需求升溫,四季度存儲市場價格將迎來全面上漲。目前,公司企業(yè)級PCIe SSD與RDIMM產品已開始批量導入國內頭部企業(yè)。截止至7月底,公司主控芯片全系列產品累計實現超過8000萬顆的批量部署,且部署規(guī)模仍在保持快速增長。
北京君正認為,按照市場一些觀點,漲價周期可能會持續(xù)到明年。目前消費市場更為明顯,行業(yè)市場情況稍微復雜一些,很多是長期合作的客戶。對于長期合作的大客戶,要綜合考慮很多因素??傮w上,公司會參考市場情況進行一些價格策略的調整。另外,公司目前DRAM產能能夠滿足需求,且之前也有一些備貨,包括新制程的產品也提前下了一部分生產采購訂單,因此目前滿足供應需求是可控的。
兆易創(chuàng)新則提到,2024年及以前的利基DRAM市場主要由海外大廠主導,主要三大海外廠商占據了利基DRAM市場的主要份額。今年以來,行業(yè)供應格局出現了顯著的變化,海外大廠把產能往包括DDR5在內的主流產品遷移,逐漸淡出了利基DRAM市場,使得行業(yè)出現明顯的供應缺口。利基DRAM產品的價格從三月開始出現上漲,到第二季度出現了明顯的上漲。公司利基DRAM產品線的毛利率也從第一季度開始爬升,目前爬升到兩位數以上。在行業(yè)供不應求的狀態(tài)下,兆易創(chuàng)新預計漲價趨勢至少在下半年會得到延續(xù)。
漲價背后,到底誰在“搞事情”?
事實上,這輪存儲產品價格的上漲并非短暫的市場波動,其背后折射出的是整個科技產業(yè)正經歷的一場深度變革。AI產業(yè)需求的持續(xù)進階,以及存儲原廠戰(zhàn)略方向的轉變,正在共同重塑著存儲市場的供需態(tài)勢。
1.AI算力革命催生“存力”剛需
近年來,人工智能技術呈現出高速發(fā)展態(tài)勢,尤其是大模型應用得到了廣泛普及,全球數據中心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算力軍備競賽。但除了對算力的極致追求,在這場競爭中也引發(fā)了對“存力”的剛性需求。內存容量和帶寬的大小,直接決定了AI模型的訓練效率和規(guī)模上限。
眾所周知,大模型的訓練需要海量數據的支撐,其對數據存儲的要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以千億參數模型為例,單次訓練就需處理PB級的數據量,而傳統(tǒng)存儲架構在此面前力不從心,其固有的IO路徑冗長、并行處理能力低下等瓶頸,導致其難以滿足PB級數據的高速讀寫需求。當高速的GPU計算單元需要頻繁等待數據從慢速存儲中加載時,便會造成嚴重的“算力空轉”現象,極大拖累了整體訓練效率。
除此之外,PB級的數據量要求存儲系統(tǒng)具備極高的容量和靈活擴展能力。傳統(tǒng)存儲在擴容時,可能會面臨硬件兼容性、數據遷移等一系列問題,難以快速滿足大模型訓練的動態(tài)需求。而且,在大規(guī)模分布式存儲環(huán)境中,數據一致性維護難度極大,尤其是在多節(jié)點并行讀寫場景下,一旦出現數據丟失或數據不一致的情況,就可能影響模型訓練結果的準確性。
根據美光數據顯示,AI服務器對DRAM容量的需求是普通服務器的8倍,對NAND容量的需求則達到普通服務器的3倍。單臺AI服務器存儲需求更是高達2TB,遠超傳統(tǒng)服務器的配置標準。
在此背景下,AI的爆發(fā)對存儲芯片的容量、速度、穩(wěn)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摩根士丹利最新研報指出,AI模型的復雜度以及數據量呈現出爆炸式增長,這使得市場對高性能存儲芯片的需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OpenAI的“星際之門”計劃為例,該項目與三星和SK海力士簽署了一項協(xié)議,每月將獲得高達90萬片DRAM晶圓。僅這一項交易,就將占據全球DRAM產量的近40%。而這筆交易背后所反映的,是全球范圍內對AI算力需求的爆炸式增長,同時也拉動了存儲芯片市場的發(fā)展。
2.原廠戰(zhàn)略轉向引發(fā)供給端“斷層式”收縮
另一方面,當傳統(tǒng)DDR4市場已經“卷”成了紅海,利潤空間被不斷壓縮。在這樣的背景下,存儲原廠迫切需要探尋新的業(yè)務增長點,向具備更高技術含量與利潤空間的高端產品線轉型,成為其發(fā)展的必然戰(zhàn)略方向。
DDR5作為新一代內存產品,實現了從底層架構設計到實際應用場景的全方位革新。由于其技術門檻更高,相應地其利潤率也大幅高于DDR4。而且在AI算力爆發(fā)、數據吞吐量激增的當下,DDR5所具備的技術特性精準契合了產業(yè)對“存力”的核心訴求,這也成為三星、美光等原廠主動收縮DDR4產能、布局DDR5以謀求未來發(fā)展的關鍵因素。
相較于DDR4,DDR5在多個方面進行了顯著優(yōu)化,以更好地滿足日益增長的高性能計算需求。據相關資料顯示,DDR5的起始速率為3200MT/s,最高可達8400MT/s,這意味著其能夠更快地加載和處理數據,有效縮短了系統(tǒng)的等待時間。
不僅如此,DDR5采用了先進的子通道架構設計,該設計極大提升了數據傳輸的效率,進一步增加了內存帶寬,進而提升了整個系統(tǒng)的運行性能。在性能提升的同時,DDR5還將工作電壓從DDR4的1.2V降低至1.1V,有效降低了功耗,減少了系統(tǒng)運行過程中的發(fā)熱問題。此外,DDR5支持單根UDIMM(無緩沖雙列直插式內存模塊)最大128GB的容量,相比DDR4的內存容量提升了4倍,為高性能計算提供了更為強大的存儲支持。
于是,存儲行業(yè)出現了一個清晰的戰(zhàn)略調整動向: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原廠正將大量傳統(tǒng)DRAM(尤其是DDR4)產能轉向利潤更高的DDR5和HBM。這一調整過程中,DDR4的產能被削減,甚至部分舊產線被停產。
然而,市場的需求是分層的。AI產業(yè)在瘋狂搶購DDR5,但龐大的傳統(tǒng)消費電子、PC和傳統(tǒng)服務器市場,仍然需要大量的DDR4來支撐。這種供需結構的錯位,造成了“供給減少,需求仍在”的經典局面。
在DDR5尚未全面普及并成為市場主流產品的過渡階段,DDR4產品的供需缺口迅速擴大。根據市場供需基本規(guī)律,當供給無法滿足需求時,產品價格必然上漲,因此DDR4價格飆升成為必然的市場結果。
寫在最后
這輪存儲漲價,既是一場傳統(tǒng)存儲產業(yè)的“出清式調整”,更是AI算力革命引發(fā)的“產業(yè)鏈重構”。AI時下,存儲作為數字世界的基石,其重要性將愈發(fā)凸顯。未來的科技競爭,不僅是算力的競爭,更是存力的競爭。而存儲大漲只是一個開始,更大的變革還在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