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

技術

物聯網世界 >> 物聯網新聞 >> 物聯網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華為、聯通、電信等向ITU提出要重塑互聯網,動搖TCP/IP,擺脫美國控制將不再遙遠?

2020-04-01 09:05 藍血研究、黃海峰的通信生活等
關鍵詞:華為聯通電信

導讀:華為聯合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在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會議上共同提議采用一種新的核心網絡技術新標準“新IP計劃(New IP)”。中國代表將其稱為是ITU“著眼于未來”,并“為未來網絡承擔自上而下的設計責任”。

疫情期間的一條重要消息!據金融時報報道,華為聯合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在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ITU)會議上共同提議采用一種新的核心網絡技術新標準“新IP計劃(New IP)”。中國代表將其稱為是ITU“著眼于未來”,并“為未來網絡承擔自上而下的設計責任”。

據華為表示,目前支撐全球網絡的現有互聯網基礎設施(TCP/IP)“不穩(wěn)定”且“效率嚴重低下”,到2030年將無法滿足數字世界的要求,開發(fā)New IP純粹是為了滿足快速發(fā)展的數字世界的技術要求。


目前,該提案已經獲得了俄羅斯的支持,沙特阿拉伯可能也將加入到支持者的行列。

時代更迭,物聯網發(fā)展促進氣象換新

自上世紀80年代互聯網TCP/IP協議正式部署以來,40多年間,互聯網承載了越來越豐富的應用,比如郵件、云計算、在線購物、視頻直播、社交媒體、電子銀行等等,并且深刻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工作方式。

但是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AR/VR、工業(yè)互聯網、車聯網、遠程醫(yī)療、智慧城市等創(chuàng)新應用也在悄然到來。全息通信、意識通信、空天地一體化通信將帶著我們快速進入一個萬物感知、萬物互聯的智聯世界。

網絡作為信息交換的中樞機構,網絡技術的創(chuàng)新一直以來都是應用和業(yè)務創(chuàng)新的基礎和使能條件。隨著萬物互聯中更多的創(chuàng)新應用涌現出來,應用基于網絡,也對網絡提出了新的需求和挑戰(zhàn)。

在這一背景下,以華為等公司的工程師為代表的中國工程師團隊開始針對“萬物互聯世界”進行探索。

2019年9月份,華為等公司的6名中國工程師曾在聯合國的日內瓦會議室中,向全球40多個國家的代表展示和解釋了“新IP計劃”。他們表示,當前的網絡已經達到了技術的天花板,在不久的將來會變?yōu)椤斑^去式”。而“新IP計劃”將由當前網絡技術領先的主要國家聯合打造,致力于改變當前網絡運作的方式。

除此之外,這項計劃在今年2月份的閉門會議上也曾被作為重要課題著重闡述,會議上中國代表將其闡述為“新IP:塑造網絡未來”計劃。

而就在近日,金融時報報道,中國代表團再一次就“新IP計劃”向IUT發(fā)出了提議,并且強調了“新IP計劃”將能夠實現全息圖和自動駕駛等尖端技術。

眾所周知,現存互聯網的結構已經經過半個世紀的驗證,雖然成果豐碩,但要適應“萬網互聯、萬物互聯”的時代,尚存諸多問題和挑戰(zhàn),比如引入IPv6解決IPv4地址耗盡問題等。換言之,無論TCP/IP協議自身怎樣經過優(yōu)化,都未能實質上改變TCP/IP技術的內核,也不能解決其本身固有的缺陷。

在一份與英國《金融時報》共享的文件中顯示,華為稱新的IP是一個“更加動態(tài)的IP尋址系統(tǒng)”。工程師們描述了互聯網是如何越來越多地分成幾個獨立的網絡,如私人通信網絡和衛(wèi)星傳輸的網絡。論文還補充強調了“網絡之間的互聯是一個挑戰(zhàn),因為它們的尋址機制不兼容”,所以新興技術需要更為有效的尋址系統(tǒng)。

華為表示,中國工程師提議建設新的網絡架構的部分技術已經在多個國家政府和公司的幫助下處于建設中,這些元素將在2021年初測試完畢。不過華為并沒有公開透露相關參與國家和公司的名稱。

道阻且難,標準制定并非一時之功

在業(yè)界一直廣為流傳一句話,“一流的企業(yè)做標準,二流的企業(yè)做品牌,三流的企業(yè)做產品”,但列入“一流”又是何其之難!中國代表雖然已經向ITU提出了新的“互聯網技術方案”,獲得了俄羅斯、伊朗及沙特阿拉伯等國家的支持,但同樣也遭遇眾多質疑。

根據報道,提議的反對者主要包括了英國、瑞典和美國在內的西方國家。這些國家認為,“新IP計劃”將分化全球互聯網,并讓國有互聯網服務提供商對公民的互聯網使用進行精細控制。批評人士還稱,中國代表的方案很有可能將威權主義納入支撐互聯網的架構,“將導致對互聯網甚至潛在用戶的更集中、自上而下的控制,對安全和人權產生影響?!?/p>

華為在會上表示,新IP的開發(fā)純粹是為了滿足快速發(fā)展的數字世界的技術要求,它沒有在其設計中加入任何類型的控制。華為正在領導ITU的一個小組,專注于未來的網絡技術,新IP技術的研究將向全世界的科學家和工程師開放,讓他們參與進來。

此外華為還向ITU明確表示,新IP將有一種被稱為“關閉命令”的東西,這個網絡中的中心節(jié)點可以有效切斷與特定地址的通信。

眾所周知,互聯網技術源于美國,在支撐全球互聯網運作的13個根服務器中,1個主根服務器和9個副根服務器均設在美國,美國控制著全球的域名和IP地址,因此也獲得了全球50%的IP地址。而中國雖然占有全球20%的互聯網用戶,卻只有5%的IP地址。

而在互聯網之爭的表面之下,可以預見這將不僅僅是一個“關于互聯網未來的討論”,更是一場關于利益爭奪的戰(zhàn)爭。因而,借助此事可以看見中國在物聯網時代的希望,但同時也預見“新IP計劃”的推進必定是道阻且長的。

New IP為突破口,網絡5.0時代要來了

道路艱辛,但終究該來的還是要來。網絡從模擬交換的1.0時代到時隙交換的2.0時代,再到信元交換的3.0時代以及現在數據路由的4.0時代,都在深深的改變著社會。如今,物聯網、車聯網、工業(yè)互聯網的發(fā)展也正在對網絡性能提出新要求,使網絡發(fā)展步入5.0時代。

中國科學院計算網絡信息中心周旭曾表示,網絡5.0的發(fā)展核心思路是從核心協議突破,自上而下,創(chuàng)新思路。具體而言,網絡5.0需要以網絡技術創(chuàng)新為驅動,以IP協議為突破口,設計全維度可定義、協議操作靈活、安全機制內升華的New IP下一代網絡協議體系,突破尋址、路由、確定性Qos、內生安全等下一代網絡核心技術。

華為網絡技術實驗室鄭秀麗曾在《NewIP:開拓未來數據網絡的新連接和新能力》中也提到,TCP/IP協議架構對地面互聯網已十分成熟,但未來要面向全世界的是“空、天、地、?!币惑w化、多種新型異構網絡需求的互聯互通需求,New IP擁有變長多樣化尋址、確定性IP、內生安全、用戶可定義及新傳輸層等,對傳統(tǒng)IP能力將是跨時代的提升。

報道稱,“新IP計劃”標準化工作還將在11月份于印度舉行的ITU大型電信會議上被推進。但目前來看,西方國家的質疑聲似乎已經不再能成為阻礙其推進的主要原因,也希望在未來“中國標準”能引領下一個時代。

參考資料:

1.《NewIP:開拓未來數據網絡的新連接和新能力》,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2.《厲害了!華為要重塑互聯網,讓世界徹底擺脫美帝控制》,藍血研究

3.《解讀“網絡5.0 Workshop”:NewIP將帶來全新網絡能力》,黃海峰的通信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