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5月5日晚,一篇名為《騰訊沒有夢想》的文章沖向輿論高地,占據(jù)了科技媒體的頭條,文章第一句話就下了一個很重的判斷:“騰訊正在喪失產品能力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變成一家投資公司。”
刺激!荒誕!
5月5日晚,一篇名為《騰訊沒有夢想》的文章沖向輿論高地,占據(jù)了科技媒體的頭條,文章第一句話就下了一個很重的判斷:“騰訊正在喪失產品能力和創(chuàng)業(yè)精神,變成一家投資公司?!?/p>
該文作者潘亂在文章第二段,繼續(xù)對騰訊這家巨頭中進行預測:“這家快20歲的公司正在變得功利和短視,他的強項不再是產品業(yè)務,而是投資財技 ?!?/p>
光這兩句話就足夠亮眼。當所有人都在夸贊騰訊的時候,這篇文章卻給外界以“千夫諾諾,一士諤諤”之感。

潘亂還寫道:從過早讓出賽道,到滯后進入賽場,騰訊表現(xiàn)出了戰(zhàn)略、產品和組織調動上的諸多問題。而在信息流之后,又打贏了短視頻戰(zhàn)爭的這一年,字節(jié)跳動(頭條)的日活已經超越阿里、百度,成為僅次于騰訊的,中國第二大日活用戶公司。
常年混跡互聯(lián)網圈的人,都知道潘亂是知名的互聯(lián)網觀察者。這篇被他朋友“看著從北京寫到巴厘島寫到上海,大量考據(jù),從四萬多字刪到一萬多,又一次次推翻框架重塑主線”的文章,很快成為了輿論中的焦點。當晚,互聯(lián)網圈各路人物都參與到這場討論中來。
優(yōu)信二手車公關總經理王以超評論:“潘亂老師的這篇文章,也許不乏盛世危言的味道。但中間確實有不少地方,值得警醒。比起《騰訊傳》的洋洋灑灑,這一萬字要更犀利,更接近本質?!?/p>
潘亂回復他:“我也覺得我寫的比「騰訊傳」好?!?/p>

自媒體“科技蟹”創(chuàng)始人謝璞評論:“標題太含蓄了。騰訊的問題不是沒有夢想,是沒有靈魂?!?/p>
“即將離職員工,覺得寫得太好了,不是因為吐槽很爽,是因為鞭辟入里?!币幻伤乞v訊內部員工的網友@鍋王炸 在該文末評論。
文章發(fā)出來的那一刻,騰訊員工就關注到了,5月6日凌晨1點半,騰訊高層針對此文,在微信朋友圈“公開”發(fā)表見解。
騰訊總裁劉熾平(martin)表示:“騰訊是一個比作者想象更大的組織和生態(tài),每一個部分都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發(fā)揮自己的力量。把騰訊簡化成一個產品的得失,一種戰(zhàn)略的部署,一個人的意志,都是太狹隘了,是忽視了騰訊無數(shù)產品團隊的努力和成績。在一些產品上確實有做的還不夠好的地方,那我們就再迎難而上,不斷學習,不斷糾錯,做的更好。支付、視頻都是從落后到領先的長期奮斗的鮮活例子。我相信這種彎路超車的產品還會不斷涌現(xiàn)?!?/p>
騰訊公關總監(jiān)張軍回復劉熾平:“是的,文中有很多地方偏頗,這幾年在很多領域我們都保持著高效的創(chuàng)新和突破。騰訊在自我進化,自我糾錯的能力上有足夠的決心和毅力。外界的聲音,我們傾聽,吸納,轉化為更強大的行動力?!?/p>

張軍和劉熾平的朋友圈對話停留在凌晨2點12分,張軍回復了劉熾平關于“文章……有一些獨到的見解,可以作為參考和督促”的叮囑——明白,我們會吸納,接受監(jiān)督。
但參與到這場大討論的絕大多數(shù)人,完全沒料到,接下來,他們會陷入到一個惡搞者的圈套中。
凌晨2點19分,一個叫王振的人,決定要給一個微信名叫做“Pony 馬化騰”的人發(fā)一條信息——轉發(fā)了《騰訊沒有夢想》。他們都是互聯(lián)網從業(yè)者,區(qū)別在于,前者是互聯(lián)網公司員工,后者則是這個星球上最富有的人之一。
“我相信他也在睡醒后一臉萌比的收到了?!蓖跽裨谝黄恼轮忻枋隽怂敃r的心情。
“Pony 馬化騰”沒有等到睡醒后才回復他,而是在他發(fā)布信息后的第20分鐘,凌晨2點39分,給他回復了一條信息。
“看了,有批評蠻好。投資的原因是從騰訊核心優(yōu)勢出發(fā),從QQ開始我們就意識到社交產品的核心優(yōu)勢是流量。除了自主開拓多條事業(yè)線利用好這些流量以外,把不核心的、不專業(yè)的項目通過投資交給其他更合適的團隊去做,如此更能將資源利用和效益最大化。歷史也總是告誡我們要重視新的團隊,不可能什么事都能自己做;關于產品,這也是我們一直在反思的。拋開眾多項目導致的精力原因,確實需要產品團隊有更大的決心和耐心做出更優(yōu)秀的產品。因為這也是我的初心。從寫第一行代碼開始,我的理想都是如何做出最好的產品,而不是賺多少錢,這點我相信公司很多同事都是這樣想的?!薄癙ony 馬化騰”回復道。

第二天,王振和“Pony 馬化騰”、張軍和劉熾平的微信對話截圖相繼流出,他們的對話登上各大財經科技媒體頭條和二條位置。新浪科技、每日經濟新聞、鈦媒體、搜狐新聞、騰訊新聞……統(tǒng)統(tǒng)以“馬化騰回應《騰訊沒有夢想》”為主題進行了刊登,此消息在微博也成為了熱搜關鍵詞。
而另外一群人,則在太陽升起前就開始撰文駁斥潘亂的觀點。
創(chuàng)投圈著名自媒體“42章經”創(chuàng)始人曲凱,在5月6日凌晨4點55分,推送了《誰說騰訊沒有夢想?》。他在文中說,“我認為,做一家企業(yè)最應該想明白的是哪些東西是自己的核心能力和業(yè)務,是一定不能放手的,而哪些是可以放手,不會對公司有本質影響的。”
“公司越大越是如此。”曲凱寫道,“《騰訊沒有夢想》這篇文章的核心問題就是忽視了這點?!?/p>
2017 年,根據(jù) Techcrunch 統(tǒng)計的數(shù)據(jù),全球對外投資第一名的企業(yè)是 Google,投資了 107 家,第二名就是 Tencent,投資了 72 家(實際數(shù)量更多)。
他用這一組數(shù)據(jù)論證了他的另個觀點: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值得自豪的事情,如果說這是騰訊變成了投資公司,喪失了夢想,那我希望能有更多大科技公司都沒有夢想。
所以,他也不同意騰訊“資本+流量”是過分關注短期 ROI 的投行思維,他反而覺得這是非常放眼未來的長期戰(zhàn)略。“最長期來看,只有整個中國互聯(lián)網的創(chuàng)新起來,這個生態(tài)才會更好。”
字節(jié)跳動(今日頭條)CEO張一鳴很贊同曲凱的文章,他在朋友圈轉發(fā)該文并配文說:“騰訊是一家極其優(yōu)秀的公司,Pony也是我最敬佩的CEO。也許是格局平靜太久了,潘亂和一些同行希望能有一個公司起一些波瀾,但如果走近刻意收斂光芒的騰訊觀察,會發(fā)現(xiàn)這是唐吉柯德式的想象。騰訊不僅強大而且還在各個維度不斷進化?!?/p>

連最近剛拿到10.09 億元 D1 輪融資(騰訊跟投)的微盟創(chuàng)始人兼CEO孫濤勇也參與進來了。他花了半小時看完潘亂寫的原文后,覺得潘亂“確實文筆酣暢、觀點犀利,不過文中觀點實在不敢茍同,大量觀點以偏概全、缺乏事實依據(jù)”。
之后,他花了3個小時寫了一篇題為《駁“騰訊沒有夢想”》的文章,5月6日上午9點,發(fā)表了在科技媒體虎嗅網上。
騰訊在孫濤勇的眼里,是有愿景的,“騰訊的愿景是做最受尊重的互聯(lián)網企業(yè)這是一個非常具體且有著非常清晰的實現(xiàn)路徑,且騰訊一直在踐行這個愿景?!?/p>
“在中國,還真沒有哪一家公司說騰訊的產品創(chuàng)新能力不行,只是有所為有所不為?!睂O濤勇對此篤信不移。
太陽升起的上午,“馬化騰親自回應《騰訊沒有夢想》”對話截圖開始在各大微信群流傳,很多人在轉發(fā)朋友圈。
5月6日恰好周末,一整天,討論騰訊有沒有夢想的話題還在繼續(xù)。騰訊公關總監(jiān)張軍很忙,看不到他此后再做回應。到了晚上,他還在一趟長途飛機上。
但這時候,突然一個叫王振的人冒出來了。
5月6日傍晚,王振在他的個人公眾號上發(fā)表了一篇題為《騰訊的夢想其實是我PS出來的》的文章,迅速在微信生態(tài)圈傳播開了,他在文中講述了他這么做的原因、經過和之前操縱的案例。

《騰訊沒有夢想》火了之后,他也看到了,他看了該文的標題和前幾段后,直接拉到文末底下看評論,他對這種文章很好奇:“會有多火?閱讀量會有多少?大家看的時候會從什么角度評論?又會被這個事件牽引到哪里?”
王振精通運營之道,他認為運營有個基本前提是:人都有欲望。他想玩一票刺激的。
他決定鎖定一個范圍,找到目標群體共持的80%的欲望進行著手,將自己的“作品”以投放給那群人。“創(chuàng)業(yè)者也是人,同樣八卦,同樣崇拜大人物,所以我花了幾分鐘構思,p了下面這張圖?!?/p>

“這張圖”就是“Pony 馬化騰”回應截圖。王振說,他自己買了騰訊的股票,“很喜歡Pony以及騰訊,做這個事情完全是出于對運營的好奇心?!?/p>
整個輿論進度條正按照著王振的計劃一步一步推進,微博熱搜第一,主流財經科技媒體撰文轉發(fā),互聯(lián)網大V轉發(fā),騰訊員工轉發(fā),曝光量達到全網上億級別。
令王振驚訝的是,騰訊科技也轉載了“Pony 馬化騰”的回應原文。
“大媒體都把‘Pony回應’作為了熱點來報告,然后詭異的來了,騰訊新聞。。。居然自己推送了這條假新聞。。。”王振在自己的復盤文中寫道,“騰訊科技的這些話都是我寫的,幾分鐘寫的內容被直接一字不改拿去給一家3.64萬億的公司作為公關稿了!”
真是“神奇的經歷”!
王振在傳播這張截圖的時候,遇上了一些“插曲”。凌晨2點47分,他在一個微信群傳播這張圖的時候,一個做用戶增長的人“艾特”了他,“這是一張自帶傳播屬性的圖,借用測試一下”。
“他很敏銳,雖然他不知道是假的,可反應很快。用我發(fā)群里的圖片p上了自己的頭像,說測試下傳播,效果也不錯?!蓖跽裼行┳院馈?/p>

之后,市面上流傳了另一張“Pony 馬化騰”回應截圖,他們的區(qū)別在于,發(fā)送信息人物的頭像不一樣,王振的那張圖的發(fā)送人頭像是只小貓,另一張圖的頭像是只小狗。
凌晨5點,另一個人找到了王振,想使用這張圖。他的目的很簡單,“要直接把這個事情做成裝逼神器,創(chuàng)業(yè)者們的嗅覺真的太靈敏了,短短幾個小時,這么多故事,所以有了這張照片,哈哈哈哈哈?!?/p>
那個人摳去原來的頭像,把自己的微信頭像放上去,一張另一個人與“Pony 馬化騰”對話的圖就出來了。到這里,市面上有了第三個版本的“Pony 馬化騰”回應截圖。
這些截圖繼續(xù)流傳于各大微信群、朋友圈、主流科技和財經媒體,很多公共媒體為這張?zhí)摷傩畔D讓位,騰出寬敞醒目的位置。
“被健身后肌肉疼頭折磨到睡不著的我,發(fā)現(xiàn)42章經的曲老師也發(fā)文了,從運營的角度來說,一份流量一定要多處變現(xiàn)?!蓖跽駴Q定去公號后臺撩他,他把帶著他微信頭像的“Pony 馬化騰”回應截圖發(fā)到了“42章經”后臺。
上午8點14分,曲凱回復了他:“嗯呢,看到了,其實本質說法差不多,就是抓住自己的核心優(yōu)勢?!?/p>
“沒發(fā)現(xiàn)頭像是我嗎?曲老師在不在?能不能加個微信?”
“啊?擦,厲害了,你加我吧。”
“成功啦(ps:曲老師他們不知道我這個聊天是假的)。”后來王振回憶道。
加了微信后,曲凱將信將疑,問了一句:“所以真的是你問的啊?”
王振回復:“是我呀?!?/p>
他還把他最開始在一個擁有393人的微信群的傳播截圖發(fā)給了曲凱。
不久后,他把“Pony 馬化騰”回應截圖發(fā)到了此話題發(fā)起者潘亂的微信公眾號后臺,并留言:“我發(fā)給Pony的,潘老師能加個微信么?”
“如果后臺留言沒成功,希望也能通過這篇文章認識他。”王振有些沮喪。
當媒體人看到王振的文章后,慌了?!巴跽裾f的是真的嗎?”“有沒有人和王振或者騰訊公關核實一下?”“有人認識王振嗎?”
王振的文章發(fā)出來后,閱讀量猛漲,21點50左右,他將文章刪掉了。
張軍下飛機后打開手機,知道這件事后很驚訝。夜里10點過,他在朋友圈對“Pony 馬化騰”回應截圖事件進行了回應:“居然有人ps替Pony杜撰了一個回復,出發(fā)點相信是善意,但也確實騙了不少人。特此說明一下?!?/p>
有人開始批評發(fā)表報道者不做核實,但知名互聯(lián)網觀察者魏武揮不以為然,“騰訊科技發(fā)此文前,是向騰訊公關部門求證過的:老板有沒有說過這個話啊?得到的答復是:是。”魏武揮寫道。
他評論認為:
我非常厭惡還有人吹捧他的行為:釣出一眾大V和媒體,曬他們的智商了。大部分釣魚行為都是不可取的,更何況這位是精心策劃,弄出一個足以亂真的對話截屏。這位心術不正者不僅躲在不知道哪個角落里做了一個局,然后還堂而皇之跑出來說自己干的,尷尬人做了尷尬事,反而連“尷尬”兩個字都不曉得怎么寫么?
后來,王振清空了他個人公眾號歷史文章,曲凱也進行了反思:“這是最傷的,因為這么一個人,一件事,讓大家長期建立的信任成本喪失了,以后交流都會問一句真的假的,這對整個自媒體和創(chuàng)投圈來說,都是很可悲的?!?/p>
所以,最后,對騰訊有沒有夢想這事的討論,似乎就這么告一段落了。一個人憑借一己之力,讓荒誕變得更荒誕,這樣狗血的劇情,讓這場嚴肅討論竟然最后只留下了一地雞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