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當前,可穿戴設備發(fā)展不僅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其增長率更是呈現(xiàn)斷崖式下跌。但“東方不亮西方亮”,不少保險公司迫切想要搶占可穿戴智能設備的保險科技。
當前,可穿戴設備發(fā)展不僅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其增長率更是呈現(xiàn)斷崖式下跌。但“東方不亮西方亮”,不少保險公司迫切想要搶占可穿戴智能設備的保險科技。
在問世初期,可穿戴設備確確實實獲得了人們廣泛的關注,也在短期內獲得了較大的發(fā)展。彼時,形形色色的可穿戴設備涌入市場,仿佛下一個科技革命由此拉開序幕。
據(jù)法新社美國舊金山12月20日報道,國際數(shù)據(jù)公司(IDC)預計,整個可穿戴設備市場的出貨量將從今年的1.132億件增加到2021年的約2.223億件。
然而,現(xiàn)實卻潑了一盆涼水。據(jù)eMarketer最新報道,在一年中的購物高峰期——假日購物季,智能音箱的銷量已經(jīng)超過了可穿戴設備。也就是說,在美國市場,智能手表已經(jīng)健身手環(huán)等設備的增長率已經(jīng)逐步放緩。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穿戴設備不僅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其增長率更是呈現(xiàn)斷崖式下跌。2018年的市場狀況將會更加糟糕,預測只有11%的增長,到2019年這個數(shù)字會更低,甚至變成個位數(shù)。
eMarketer調查公司的一份報告中表示,盡管有蘋果手表等產(chǎn)品,但明年僅有20%的美國人會使用可穿戴設備。包括健身追蹤器在內的可穿戴設備的銷售額將會增長,但增速緩慢。隨著人們對智能音箱的興趣日益濃厚,對可穿戴設備的需求也隨之降溫。
“我們在可穿戴用戶中看到的任何增長將主要來自智能手表的新用戶。然而,整體可穿戴設備市場仍以健康追蹤器為主,我們還沒有看到可穿戴設備成為下一個必備品,在此之前,增長將保持保守?!眅Marketer預測分析師Cindy Liu在報告中寫道。
可謂“東方不亮西方亮”,可穿戴設備目前還沒有走向低谷。當前,不少保險公司迫切想要搶占的可穿戴智能設備的保險科技,原因為何?
首先,實時獲取用戶的健康信息,提供更全面、更準確的健康診斷,為保險公司定價的精準性做出保障,以提高盈利性;
其次,保險公司可以利用健康大數(shù)據(jù),提供更加個性化的保險設計方案,從而吸引更多的投保者,挖掘更大的市場份額;
再次,在營銷手段上,采取多運動攢積分來抵扣或降低保費等行為,來激勵投保者們提升自己的健康水平,降低保險公司的賠付率。
此外,保險公司運用可穿戴智能設備所搜集的相關信息,還有助于保險公司對消費者進行其他保險險種的精準營銷,并且為情景化營銷模式帶來可能。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作為一個實時能夠獲取自身信息的裝置,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難免會擔心自身信息遭到泄露,或被黑客所監(jiān)視,從而產(chǎn)生抵制行為。因此,可穿戴設備與保險業(yè)的緊密結合,還有很長短時間要走。
而整個可穿戴設備市場的低迷,其主要原因是,這類產(chǎn)品并沒有給用戶帶來一些眼前一亮的功能,其次,未來的發(fā)展方向也是一個未知數(shù)。此外,市場用戶數(shù)量的增幅持續(xù)大幅度走低,更是為這個行業(yè)又蒙上了一層陰影。未來,智能可穿戴設備該如何發(fā)展成為一個重要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