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一說到平臺,很多企業(yè)都頭大。物聯(lián)網平臺到底是個什么東西?我需要它干什么?它能給我提供什么樣的幫助?平臺種類繁多,我又該選些什么樣的平臺?
一說到平臺,很多企業(yè)都頭大。物聯(lián)網平臺到底是個什么東西?我需要它干什么?它能給我提供什么樣的幫助?平臺種類繁多,我又該選些什么樣的平臺?
2015-2020 年全球云計算市場將保持22.10% 左右的復合增速發(fā)展

本文我們就來談談亞馬遜、微軟、RackSpace以及甲骨文云平臺的獨到之處。(暫且先談談進入國內市場主流的集ISSA、PAAS、SAAS于一體的平臺)
云計算物聯(lián)網平臺發(fā)展歷程

作為全球云計算領域的佼佼者,AWS、Azure、RackSpace物聯(lián)網云平臺在服務上各具特色。而提起Oracle則是由于甲骨文的實力底蘊充足,業(yè)務線長而廣,成本較低,(Oracle總裁拉里·埃里森曾表示在AWS的運行成本是Oracle的2到3倍)頗有趕超之勢。
不過,就大眾認知度而言,國內主要還是AWS、Azure影響力較大。AWS全球市場占有率44%高居首位;Azure則善于融合本地部署設施和公有云,可以說是最適合混合IT環(huán)境的公有云;RackSpace與NASA聯(lián)合主持了OpenStack,同時作為AWS與Azure的技術支持伙伴,其實力不在話下,但其在國內宣傳甚少,大眾認知度低。不過由于它多年的技術和口碑積累,依然廣受創(chuàng)業(yè)開發(fā)者的喜愛,有著不錯的發(fā)展。而作為最早發(fā)布商用關系型數據庫的Oracle,在近兩年才轉型攻入云計算領域,算是后發(fā)趕超隊列。至于為何不談谷歌云平臺?——國內暫不支持登錄谷歌,也就斷絕了很多人了解、使用的途徑(在VPN嚴打之后,翻墻也越來越不容易了)。

這幾家云平臺的共同之處就在于:此類平臺一般為公有云廠商提供者,只從云端計算、存儲能力延伸,提供終端、網關和云端的軟件API,供客戶開發(fā)自己的物聯(lián)網系統(tǒng)。此外,這類平臺的原則是不涉及硬件解決方案,那么相比自主部署開發(fā)而言,選擇這類物聯(lián)網平臺的優(yōu)勢很明顯。
筆者大致瀏覽了一下這幾家平臺的網站,也算是管中窺豹吧。首先,這四家平臺都在某些服務上提供了1-12個月不等的免費試用期以吸引開發(fā)者的加入。

AWS
AWS 招牌的EC2主機服務中最貴的約合224650元/月。其他服務則幾百、幾千、幾萬不等,門檻不高,甚至個人開發(fā)者也能承受。在整個操作頁面中,價格計算器的使用并不太方便,此外相同的服務在不同地區(qū)的定價并不相同。這大概也體現(xiàn)了AWS偏重運營性和成本控制吧。
AWS更注重廣泛的大數據服務,數據采集的有MapReduce、KinesisFirehose、KinesisStreams。 存儲數據的Redshift(Redshift是通過數據壓縮以幫助降低成本PB級規(guī)模的數據倉庫),數據分析工具Elasticsearch、Kinesis等。還擁有低延遲的NoSQL數據庫;為Titan圖形數據庫提供存儲服務的DynamoDBTitan;PB級的NoSQL數據庫和關系型數據庫ApacheHBase。

Azure
Azure的頁面則簡潔明了,操作簡易。其虛擬機規(guī)模集最貴的為50240元/月,此外,Azure的SQL數據倉庫服務費用最高,可達359350元/月,當然我們看到最貴的大概是其強大的CDN(內容分發(fā)網)了,當選擇五百萬GB配置時,其服務費用高達180萬/月。當然其設立的門檻也不高,以便于搶占個人與小企業(yè)的零散市場。在整個頁面操作過程中非常輕松,所有事項都標注清晰,用戶只需擇需而取,也體系了微軟一如既往的注重實用性。
Azure有著一個數據分析湖,采用專有的U-SQL與SQL和C++,以及基于Hadoop服務的HDInsight。此外,還有Azure的分析數據服務DataFactory。同時Azure基于微軟多年的經驗,在程序測試與虛擬機規(guī)模集、CDN上也成績斐然,吸引了一大批開發(fā)者。

Rackspace
Rackspace并未仔細標清價格,需要根據使用情況計費。整體上層級分類略顯繁瑣,不過值得稱道的是它可以直接選擇與其他云平臺的技術組合服務,(包括AWS、Azure、Oracle、OpenStack等主流平臺)在靈活性上更強。頁面操作選擇上較容易上手,明目清楚,但相比于其他平臺而言品類可能不夠全面,因而更適合多云化選擇。
在開放性上Rackspace無疑做的更好,作為“老資格”的對外提供托管服務商,Rackspace在服務架構上提供專用托管,公有云,私有云及混合云。甚至去年9月Rackspace公司簽署收購Datapipe公司的協(xié)議,包括由29個數據中心組成的基礎架構,此次收購也主要是為了滿足更多客戶要求的多云功能。

Oracle
Oracle的主頁上同樣沒有公開詳細價格,需要與其直接聯(lián)系,這和他們的銷售策略有關。另一方面Oracle更注重定制化、項目化服務,善于將企業(yè)原本基于Oracle數據庫服務的內容搬上云端。但相對而言,個人用戶和一些初創(chuàng)小企業(yè)可能就被擋在了門外,進而市場推進速度稍顯緩慢。
在剛過不久的2017甲骨文全球云大會上,甲骨文發(fā)布了多項產品和技術創(chuàng)新:包括最新發(fā)布的Oracle數據庫18c、 Oracle人工智能平臺云服務、Oracle區(qū)塊鏈云服務等解決方案。甲骨文也是少數提供全面的IaaS、PaaS、SaaS和數據即服務(DaaS)云產品的云供應商。
總得來說,云平臺廠商近幾年都處于發(fā)展紅利期,尤其去年十九大后提倡的工業(yè)上云,數字化轉型等,使得更多的企業(yè)開始關注云平臺的領域。同時,這幾年混合云、多云的應用也讓企業(yè)有了更多的選擇,而不用只選取單一的產品。此番細細道來,無論產品優(yōu)劣,只是想讓讀者們更仔細地區(qū)了解這些產品,以便于在自己的場景和應用上去選取更適合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