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開展物聯網養(yǎng)鰣魚試點工程
2012-05-24 08:18 無錫日報
導讀:近日,長江三鮮的專業(yè)養(yǎng)殖基地———江陰河豚漁村成功開展鰣魚養(yǎng)殖物聯網試點工程。河豚漁村目前共有7個鰣魚池,此次的試點先在一個魚池中進行,隨著經驗的積累,未來還將運用到河豚魚等其他魚類的養(yǎng)殖中。(
近日,長江三鮮的專業(yè)養(yǎng)殖基地———江陰河豚漁村成功開展鰣魚養(yǎng)殖物聯網試點工程。
記者在現場看到,傳感器放置在距離水面50厘米的深處,池水的PH值、氨氮含量、溶解氧、溫度等數據則在控制室里一目了然。養(yǎng)殖基地總經理鄭金良告訴記者,鰣魚需氧量要求高,是一般魚的兩倍,因此“靠天吃飯”的特質更加明顯,“以前遇到悶濕天氣,大家晚上都不能安心睡覺,得時時盯著。有了物聯網,把溶氧量的警戒線設置在0.45克/毫升,一低于這個數就會報警。”
“我們建一個數據庫,可以更科學地分析出什么樣的環(huán)境適合鰣魚生長發(fā)育,什么時候投苗長得最快。一旦指標不正常,還可以遠程操作,點擊電腦屏幕就可以換水或喂食,有效提高鰣魚的存活率?!庇嘘P技術人員介紹,物聯網還在每批鰣魚苗放入水池時配備了二維碼記錄,為今后建立鰣魚質量安全追溯體系奠定基礎。
據介紹,河豚漁村目前共有7個鰣魚池,此次的試點先在一個魚池中進行,隨著經驗的積累,未來還將運用到河豚魚等其他魚類的養(yǎng)殖中。(吳榮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