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

技術

物聯網世界 >> 物聯網新聞 >> 物聯網熱點新聞
企業(yè)注冊個人注冊登錄

成都年底將建成全國首家基于云計算的數字方志館

2012-04-01 10:09 成都日報

導讀:今年年底,成都市將建成全國首家基于云計算的數字方志館,徹底改變成都地方志資料收集、組織編纂、開發(fā)運用的傳統(tǒng)工作方式;下一步,地志辦將繼續(xù)深化"方志之源·書香成都"活動 ,圍繞"方志成都"、"書香成都"、"典籍成都"、"歷史·文化·智慧"等主題抓好方志資源開發(fā)利用……”

  “今年年底,我市將建成全國首家基于云計算的數字方志館,徹底改變成都地方志資料收集、組織編纂、開發(fā)運用的傳統(tǒng)工作方式;下一步,地志辦將繼續(xù)深化"方志之源·書香成都"活動 ,圍繞"方志成都"、"書香成都"、"典籍成都"、"歷史·文化·智慧"等主題抓好方志資源開發(fā)利用……”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全市地方志工作會議上獲悉,今年,市地志辦將繼續(xù)圍繞中心,主動作為,高標準完成修志編鑒任務,不斷提升地方志服務于全市工作大局的能力和水平。

  依托云計算

  方志信息化走新路

  為進一步強化地方志“存史、資政、教化”功能,使地方志工作更加快捷、準確地服務于我市城市建設和經濟發(fā)展,服務于人民群眾對方志文化需要,今年年底,我市將建成全國首家基于云計算的數字方志館。屆時,市民只需輕點手中的鼠標,便可足不出戶,在卷帙浩瀚的志書庫里迅速、精準地查詢到所需的資料。

  據介紹,目前我市第二輪地方志編修進入收尾階段,市級各承修部門已經累積資料近10億字,20部即將出版的區(qū)(市)縣志也將累積2000余萬字和無以計數的資料成果,市、縣兩級修志機構每年還要推出1000萬字以上的21部地方年鑒等,從而形成不斷增長的豐厚的成都地情文化資源,成為成都信息化建設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知識源泉。

  2009年,我市以豐富的云基礎設施搭建了成都電子政務服務云,目前的云計算能力達到每秒200萬億次。“成都數字方志館,將依托已建成的電子政務服務云進行建設,對整個成都地域地方志編修人、財、物資源及工作內容、方式、流程進行高度整合,屆時可實現資源高度共享,強大的數據存儲、運算及網絡服務等功能?!笔械刂巨k相關負責人表示,以云計算為基礎的數字方志館建設將徹底改變成都地方志資料收集、組織編纂、開發(fā)運用的傳統(tǒng)工作方式,在給我市地方志事業(yè)帶來劃時代變革的同時,為成都“領先發(fā)展,科學發(fā)展,又好又快發(fā)展,奮力打造西部經濟核心增長極”作出更大的貢獻。

  圍繞中心

  突出工作特色

  “地方志書是全面系統(tǒng)記述本行政區(qū)域自然、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的歷史與現狀的資料性文獻,地方志工作只有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突出特色才能有所作為?!痹撠撠熑吮硎?,今年,市地志辦將繼續(xù)深化“方志之源·書香成都”活動 ,圍繞“方志成都”、“書香成都”、“典籍成都”、“歷史·文化·智慧”等主題抓好方志資源開發(fā)利用。

  據悉,以“方志成都”為本,按精品目標編纂《成都市志》、《成都概覽》、《成都史志》、《成都地方志通訊》、《成都年鑒》等系列新型地方志讀物,展示“人文成都”的當代風范,為城市留下深刻的歷史記憶;以“書香成都”為脈,俯瞰“人文成都”漫長歷史文化的全貌,編纂《書香世代》、《書香門第》、《書香校園》、《書香農居》等系列“文化叢書”,推進精神家園建設;以“典籍成都”為冊,收藏“人文成都”珍貴歷史記憶,編纂具有區(qū)域特色、文脈清晰、點校精美的“地方歷史文獻集成”,建設反映成都歷史發(fā)展進程的經典寶庫。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市地志辦還將以“歷史·文化·智慧”為載體,聚集省內外優(yōu)秀的專家團隊和智力資源,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目標和戰(zhàn)略部署,在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尋找智慧和力量,傳承“最核心的文化精髓”,注入“最有特色的文化元素”,把優(yōu)秀的方志文化傳承與“文化之都”建設緊密結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