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聯網的根本是變動,是流動中的人,變化中的需求,要對應這樣的需求,只有現代技術才能做到,這種需求是普遍的、非常強烈的。如果旅游互聯網能夠走到旅聯網這個方向,能夠在這個平臺上發(fā)展,是一種根本性的突破。
前一段時間我曾提出倡導并推進旅聯網的建設,近期又有一些思考,在此和關心這一話題的讀者分享。
旅聯網是以互聯網為基礎,以物聯網為參照,以人員流動的整體需求為指向形成的新型解決方案?;ヂ摼W解決的是信息溝通的問題,在互聯網上形成電子商務,解決的是大批量、多品種的交易問題。物聯網是一個新的東西,現在已經形成,只不過還沒有大規(guī)模的應用,借助互聯網,通過視頻識別等技術的集成,使物品聯系到一起,實現物品的互通。
旅聯網則應是一個人員的流動和需求的連接。物都可以聯到一起,人就不能聯嗎?人在流動的過程中,需求是在不斷變化的,這個時候借助互聯網的手段,再加上一些新的技術集成,一定會形成一個旅聯網的概念。所以,旅聯網的根本是變動,是流動中的人,變化中的需求,要對應這樣的需求,只有現代技術才能做到,而且應該說這種需求是普遍的、非常強烈的。如果旅游互聯網能夠走到旅聯網這個方向,能夠在這個平臺上發(fā)展,這恐怕是一種根本性的突破。
第一,信息化。信息化是基礎,它主要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但是同時產生了新的信息不對稱。第二,數字化。數字化手段主要是解決效率不足的問題,同時形成了新的效率障礙。第三,智能化。智能化是方向,所以我們各個領域都涉及到智能化發(fā)展的問題。比如美國應對世界金融危機,在拿了一大把錢救銀行的同時,就提出了智能電網的戰(zhàn)略,智能電網被奧巴馬視為美國應對金融危機長遠的一個導向。實際上從客觀來看,這種智能化是各個行業(yè)必然的發(fā)展方向。同樣,在旅游領域,智能化方向包括兩個方面的重點:一是形成貼身服務;二是形成全面解決方案。如果這兩方面能夠解決,實際上智能化就構造了一個旅聯網的概念。
從需求分析,一是團隊旅客。第一,組織性需求。對于團隊旅客來說,大家在一起不要走散了是最基本的需求。第二,安全性需求。尤其是出國游客,人生地不熟,語言也不通,碰到什么事情,兩眼一抹黑,很自然就有一種安全性的需求。第三,支付性需求。不能帶了一筆錢出去,又帶了一筆錢回來,錢怎么花也是一種需求。第四,個性化需求。團隊性的需求在中國下一步仍然是大量的、普遍性的需求,但是即使從旅行社的組織來說,也有個性化的需求。
我們現在是一個團隊一個小旗子,每人一個帽子,胸口貼一個團徽,這就是一種標識,這可以說是一種初級的旅聯網,但是反映了廣大游客的需求。我們可以做一種假設,游客參團之后,每個人發(fā)一個徽章,相應的信息都在這個徽章里,遇到什么事情都可以通過這個徽章解決,這對客人是何等的方便。當然,這是一種很低層次的旅游,經過了幾次游客就會有經驗了,但是個人的經驗永遠是有限的,再豐富的經驗,也無法對應市場海量的信息,更不用說要在海量信息里選擇一個最好的性價比的方式。
二是散客。散客的消費概念是即興、即時、即起。快要下班了,同事們提出晚上一起吃飯,這就是即興。吃完飯去哪里,這又是即興。這種即興對應的就是即時,行為都是即時的,而且說動就動,這就是散客的特點。這個特點對信息的需求量更大,我們日常都會有體會,比如吃個飯,先上網搜一搜,又想干什么,再去搜一搜。
三是切客。切客是一類最新的客人,指熱衷于即時記錄生活軌跡的都市潮人,他們利用移動互聯網終端記錄地理位置,身邊新聞,與他人分享。特點是及時、實時、貼身。他們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潮流引領者,讓互聯網應用從虛擬走向現實,影響并改變每個人的生活。正是現代技術的發(fā)展,才產生了這樣的行為,進一步刺激了大量的需求,這就是一種貼身服務。
無論是團隊還是個人,散客還是切客,都反映了一種現代需求的生機,這種需求的生機和我們產品的組織、供給是互動的,需要研究如何來跟上這種需求,甚至可以引導這種需求,創(chuàng)造新的需求。
從發(fā)展來看。第一,三網合一的技術支撐。雖然現在中國還沒有達到,但這個方向是必然的,這一技術支撐構造了一個強大的技術平臺,而且這個技術平臺門檻并不高,一般人都可以利用。第二,物聯運作的經驗吸收。物品都可以構造物聯網,我們從中可以吸取很多經驗和教訓。應該說旅聯網的構造比物聯網還要高一個層次,物也是流動,但是沒有感情,沒有即興、即時、即起的需求,這就意味著對我們的挑戰(zhàn)會更高。
第三,旅游服務的個性發(fā)展。隨著下一步旅游市場的成熟,尤其是消費者的成熟,個性化的要求會越來越多,這種個性化的要求就打破了原來工業(yè)化的模式,后工業(yè)化發(fā)展的格局恰恰是在旅聯網的基礎上才可能真正得到生機。第四,未來旅游的全面突破。這件事還需要進行復雜的研究和實踐,但這是一個方向,這必然是一個全面的突破。這種全面的突破實際上對各個旅游網站來說,也是一種挑戰(zhàn),我們能不能跟上?能提供什么樣的服務?通過什么樣的服務把消費者凝聚到一起?互聯網日新月異,誰走在前面,天下就是誰的。
同樣,在商務模式上也需要構造新的模式,簡單地說就是N模式。電子商務最開始提出的是B2B的模式,后來又提出B2C的模式,好像網站只有這兩種格局,只有這兩種模式。但是實際上大部分門戶網站都是B2G,G是政府,再進一步需要B2K,K是資本。同樣,我們也不是一個簡單的B,這樣的一個模式歸納起來就是N2N,在旅聯網的格局下,一定會形成一個N2N的模式。所以,我們不能局限于這幾種簡單的商業(yè)模式,需要發(fā)散性的模式,這邊是N,那邊也是N,形成各種各樣的排列組合,其中必有一個最適應自己的組合。
總體而言,旅聯網是智能化的集大成,必然是旅游電子商務的發(fā)展方向,因為復合商務的本質。如果大家認同是一個方向,那么我們就需要研究為此做點什么。按照目前的格局,提起來是一筐螃蟹,相互糾纏在一起,放下去是一筐土豆,互不干涉,這種格局恐怕需要調整,旅聯網的發(fā)展就必然要求旅游互聯網企業(yè)的聯動。
我相信通過這樣的一個發(fā)展過程,中國的旅游互聯網、旅游電子商務會上一個新的臺階,也會謀取一個新的方向,甚至會在全世界創(chuàng)造一種新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