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日前,深圳首個數字糧倉建成。目前在市屬糧食儲備庫RFID示范庫中,裝有電子標簽和RFID托盤的2300噸品牌東北大米已實現了儲藏和進出庫管理的自動化、信息化。這標志著深圳將逐步利用物聯網技術保證糧食倉儲及運輸安全。完備的大米質量檢測設備,能夠精確檢測重金屬殘留和細微農藥殘留。
日前,深圳首個數字糧倉建成。目前在市屬糧食儲備庫RFID示范庫中,裝有電子標簽和RFID托盤的2300噸品牌東北大米已實現了儲藏和進出庫管理的自動化、信息化。這標志著深圳將逐步利用物聯網技術保證糧食倉儲及運輸安全。
深糧集團早在2009年確定“以信息技術為手段打造最具競爭實力的糧食流通服務企業(yè)”的轉型戰(zhàn)略以來,一直將信息化作為實現集團戰(zhàn)略的重要手段,制定了以物聯網技術為核心的信息化建設規(guī)劃,推進傳統(tǒng)糧食管理的信息化進程。深糧集團自主研發(fā)了糧食物流信息系統(tǒng)(簡稱GLS系統(tǒng)),將倉儲、物流、交易、糧源、財務、人力資源等信息整體納入,通過數據共享和服務調用,逐步提升糧食采購、倉儲、加工、銷售、物流各環(huán)節(jié)的集中管控能力,進而實現糧食物流全產業(yè)鏈服務,保障糧食安全。
作為糧食產業(yè)鏈的基礎環(huán)節(jié),“倉儲管理信息化”是集團信息化建設的重要工作。“RFID糧食倉儲物流系統(tǒng)”項目是物聯網技術在糧食物流服務領域應用的創(chuàng)新之舉。在深糧RFID示范庫中,可從驗收入庫、糧食保管、糧情跟蹤、銷售出庫等環(huán)節(jié)對倉儲管理流程進行全程記錄和實時監(jiān)控,將實時了解糧食出入庫數量和質量變化從理想轉變?yōu)楝F實。該項目已為深糧集團信息化全程產業(yè)鏈建設打下了堅實基礎。
國家糧食局吳子丹副局長在深圳參加第十三屆高交會時提及深圳儲備糧庫正在引入糧食物聯網技術,他指出,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推廣應用,對于提高糧庫作業(yè)自動化水平和作業(yè)效率,提升糧庫管理水平,強化糧食管理具有重要支撐作用,試點成功后未來將在全國推廣。深糧集團將繼續(xù)依托信息技術,提高地方儲備糧的管理水平,實現糧庫的“標準化、機械化、信息化、無害化”管理,保障城市糧食安全。